天氣乾燥,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擾——手指邊緣會起倒刺。一些人會選擇直接撕掉它,但這一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在臨牀研究中,儘管已證實維生素對於皮膚健康和皮膚黏膜的修復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並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產生倒刺是因為體內缺乏某類維生素。
目前臨牀上普遍認為,手指出現倒刺主要還是和皮膚乾燥、化學刺激有直接關係。
倒刺通常呈三角形,也就是説,如果順着倒刺向下撕拉,只會擴大傷口的面積,增加感染機率。若不能及時做好消毒和包紮,甚至會形成甲溝炎。
那麼,怎麼處理倒刺才是正確的呢?
若是一般的倒刺,我們可以用乾淨的指甲鉗將其剪掉,再用碘伏清潔傷口;若倒刺已有感染的徵兆或者為了預防感染,也可以塗抹抗生素類軟膏。如果傷口較大,還可以用創可貼等進行包紮。注意,在創口癒合前,儘量不要碰水。
最後,我們該如何避免長倒刺呢?
第一、要減少外界的刺激因素。儘量減少直接在雙手上塗抹酒精或含有酒精類成分的手部消毒產品,因為酒精有很強的吸水力,會導致手部皮膚水分嚴重流失。
第二、要注重手部皮膚的保養,這是更為關鍵的要素。在手部皮膚比較乾燥的時候,可以增加護手霜的用量和使用頻率,還可以使用甲緣油塗抹指甲周邊,以增加滋潤度。
據《科技日報》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電話:029-63903870